类地行星

新研究揭示类地行星并不罕见,但类似地球的水世界异常罕见

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类地行星在宇宙中的普遍性可能远高于以往的认知,但理论上的“水世界”或类海洋行星却并不那么常见。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中发现,尽管亚海王星型行星在某些情

研究 地球 类地行星 水世界 海洋行星 2025-09-22 18:31  2

外星人踪迹之谜:人类为何至今未寻到 “宇宙邻居”?

银河系中约有 1000 亿颗恒星,仅类地行星(与地球环境相似、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就超过 10 亿颗;而可观测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多达 2 万亿个。从概率上看,外星文明的存在似乎是 “必然事件”—— 天文学家德雷克曾通过公式估算,银河系中可能存在数十个甚

邻居 类地行星 外星人 外星文明 踪迹 2025-09-19 10:39  5

剧烈行星碰撞塑造了地球的宜居性

2025年9月17日,来自西南研究院与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晚期行星碰撞对地球及其他岩石类行星的演化至关重要。这篇论文分析了“晚期吸积”过程中发生的剧烈碰撞如何影响地球的化学特性、大气成分以及是否能够支持生命。

金星 地球 类地行星 行星 马尔基 2025-09-18 20:00  5

火星内核 “身份” 揭晓!科学家发现其为固态形态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

科学家 内核 火星 类地行星 震相 2025-09-05 11:16  3

中国科学家首次确认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科研人员,在行星内部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团队通过对美国“洞察号”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的分析,首次确认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其主要成分可能为富氧的结晶铁镍合金。这一成果标志着人类对

科学家 内核 火星 类地行星 震相 2025-09-04 22:21  2

科学家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 科技前线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团队,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火星地震(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

科学家 内核 火星 类地行星 震相 2025-09-04 17:18  3

最新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相关成果于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内核 火星 类地行星 震相 地震学 2025-09-04 15:56  5

重要发现!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

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相关成果于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火星 类地行星 孙道 震相 地震学 2025-09-04 12:31  5

中国科大首次证实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日宣布,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为富含轻

内核 火星 类地行星 中国科大 震相 2025-09-04 12:20  5

矩形革命:天文学家提出新型望远镜设计加速寻找“ 地球2.0”

天体物理学家在寻找宜居系外行星的征途中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抛弃传统的圆形望远镜设计,采用矩形镜面可能是发现"地球2.0"的关键。最新发表在《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前沿》的研究表明,一台配备1×20米矩形镜面的太空望远镜,其探测能力可能超越目前所有的圆形设计

望远镜 地球 矩形 类地行星 外行星 2025-09-01 17:28  5

颠覆认知!行星轨道越 “狂野”,反而越容易孕育生命?

地球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五次主要冰河时期。在这些漫长的全球性寒冷降温期里,地球大部分区域曾被冰雪覆盖,时间长达1亿年。尽管当前地球正经历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但一个看似反直觉的事实是:我们其实正处于一场始于约26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时期中——幸运的是,在这个冰河期背

生命 类地行星 宜居带 行星 行星轨道 2025-09-01 13:25  5